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关于公布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第一批)通知中,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实践营地被认定为“农耕文化实践营地”。
据悉,为了进一步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扎实开展“丰收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农业农村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开展了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工作。经过逐级推荐、材料审查、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推荐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60个单位为农耕文化实践营地。
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实践营地介绍
一、 基本情况。
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实践营地位于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这里曾是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春秋、盛唐、宋金、当代等多种文化形态在此交织融合;营地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公司努力将营地建设成为地域元素、行业元素、文化元素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实践营地。
营地位于商州区与丹凤县交界处,紧邻312国道,距棣花镇约2公里,距丹凤县城约15公里,距商洛市区约30公里;营地总面积1403亩,由梯田和沟壑的核桃林地构成,营地内水泥路、柏油路、林中步道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营地周边有镇中心医院、镇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营地内通讯网络全覆盖,生活饮用水接城市管网;营地内种植区、采摘区、拓展区、手工制作区、观赏体验区、集中学习实践区、餐饮区、住宿区等各个功能区划分明确,导向图、指示牌、警示标志、防护设施、监控设备、垃圾箱等设置合理、导向清晰;建有620平方米集中学习室,兼具教学、实训、观察、体验功能;建有占地320亩的陌上花开农耕文化融合区,可供学生观察、体验、辨识、拓展训练等实践活动;建有餐饮木屋和柴火灶广场,可一次性容纳500人同时用餐;建有医务室,并配备1名医务人员;建有生态公厕1个,2A级旅游公厕1个。
二、主要做法
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坚持育人为本、因地制宜、开放共享和公益性原则,依托“农业+”“科技+”“生态+”“文化+”“旅游+”“非遗+”等特色,在满足室外种植、养殖、采摘、拓展训练、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可进行室内教学,基本满足中小学少先队员农耕文化实践教育多样化需求。
营地依托核桃主题公园特色资源禀赋,打造独特的课程内容场景,课程内容设置遵循自然规律和区域特色,设置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生态性、安全性等丰富的体验课程,在课程选定上实施专家组+课程组+执行组多人研讨方式,分别对所开发的课程内容进行内部教学展示、教师授课演练、动手实操演练等环节进行评估测试,提出改进意见,深度打磨完善。具体设置如下:
课程1:“争做环保小卫士”创意环保涂鸦,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小学学生;3人组为单位,相互协作用颜料笔在环保材料(如空白的丹江石、草帽、轮胎或树桩)上进行色彩图案的涂鸦,用绘画的方式激发创意思维,留下美好记忆。
课程2:“识百草,认秦岭”认知自然实践,此课程时长一小时,适合小学学生,3人组为单位,在园区中草药种植区进行种植、除草、浇水和采摘等活动,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体验,加深了解秦岭中药材知识以及特性。
课程3:“快乐于行,研学于心”体能拓展训练,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小学学生;以参与活动组为单位,在无动力游乐园或水上挑战游乐园进行分组接力挑战,用时最短获胜组,分享获胜经验,并颁发“小勇士”奖状;此课程主要是培育毅力,锻炼体能。
课程4:“我当核桃小果农”采摘体验,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小学学生;以参与活动组为单位,在核桃成熟季与组员协作,采摘青皮核桃、去皮、去壳,通过体验果园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并学习商洛核桃种植历史、科管知识和核桃品种。
课程5:“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主题实践教育,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初中学生;以参与活动组为单位,采用“情景结合、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日常生活可能遇见的火险、水险、地震、疾病等突发时刻,所能采用的避险措施和自救方法,分多课时进行学习、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承压能力,提升学生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
课程6:“谁知盘中餐”技能劳作体验,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初中学生;以3人组为单位,通过播种、收获蔬菜、制作手工豆浆等劳作体验,分工协作,品尝自己的劳作成果,通过劳作体验辨识基本农作物以及了解农作物生长时节,感受从食材到食物的变化,感受农民的不易。
课程7:“品味传统节日,传承历史文明”手工制作体验,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初中学生;以3人组为单位,通过割艾草、系五彩绳以及手工制作香包、包粽子等手工制作过程,穿插学习中国古诗词和历史文化。体验和感受传统节日中蕴藏的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8:“体验农耕,挑战乡娱”养殖体验,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初、高中学生;以3人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认草、割草,喂养小猪、兔子、鹅等家禽,穿插学习乡娱活动,组织相互比赛;在学习基础喂养知识同时,了解当地民间技艺和风土人情。
课程9:“文化印迹”手动拓印体验,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初、高中学生;以3人组为单位,学习、操作雕板拓印技术,了解古代手工技艺,探秘古人智慧精髓,通过学习体验感受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心。
课程10:“体验非遗文化”民间手工制作体验,此课程时长1小时,适合初、高中学生;以3人组为单位,通过参观、学习和制作狗娃咪、烙画、草编等非遗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在学习中收获成长,领略工匠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主要成果
营地建设以来陆续接待了丹凤县初级中学、丹凤职教中心、西河中学、武关中学、商镇中学、棣花中学、思源实验学校、丹凤第一、二、三、五、六小学、棣花中心小学等300余家12万余学生的农耕文化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的设施设备、课程设置、指导老师的配备等方面得到了学校、师生、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满意度达到99.9%,同时也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肯定。2019年,基地被商洛市教育局、商洛市文旅局认定为“商洛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基地被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2年,被商洛市科协、市科技局命名为“商洛市科普教育实践基地”,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首批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被陕西省林业局命名为“陕西省自然教育基地”。
四、未来可期
在未来的工作中,营地规划建设的中国•商洛核桃数字文化馆、秦岭中药材数字文化馆、商洛农耕数字文化博物馆,设计上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手段,将进一步丰富教育载体,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实践需求,提升农耕文化实践教育的效果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