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论全网最火的话题,一定是社区团购;而社区团购中最火的角色,那一定是“团长”。很多门店老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说客,既有兴盛优选、十荟团这样的老牌玩家,也有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互联网巨头。
虽然巨头们入局不到半年,但围绕团长已经出现两种趋势——“重视团长”和“去团长化”,究竟哪种趋势能赢得市场呢?
笔者的结论是:
与团长为“敌”,必败无疑!
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团长充当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作用。
一:获客
ONE
团长拥有自己的客户和人脉,天然具有“私域流量”的特性。一旦团长与社区团购平台达成了合作,那么团长手上的私域流量就成为了社区团购平台潜在的用户。同时,团长也可以通过路过或到店的客人,把他们拉进群,成为自己和平台的用户。这种获客成本要远低于互联网以往依靠营销推广获客的方式,且用户的稳定性和真实性更优。
二:群运营
TWO
团长要负责建群并运用好这个群。运营群很重要,往往会决定订单量的高低。很多团长都形成了一套群运营的打法,发红包、满多少单送礼物等等。
三:收发货
THREE
各个平台将货物送到团长手里后,团长要负责把商品保管好。冷冻的要马上放进冰柜、保鲜的要避免太阳晒到。顾客来取货的时候,门店老板要根据每个人订单来分配商品。
四:售后
four
团长要根据用户的诉求来协调平台进行相关的售后服务。对团长而言,售后是“琐事”也是“大事”。虽然麻烦,但可以为顾客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增强信任度和依赖感。
通过团长的工作内容可以发现,团长是连接平台与用户的中间桥梁,他们的行为关乎流量、品质和口碑,所以平台必须要重视团长。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团长的隐性价值。
众所周知,团长与他的顾客存在着天然的信任关系。以社区团购的第一名兴盛优选为例,便利店老板是他们的核心团长。这些门店长期扎根和服务周围的居民,和周围的居民不单单只是店主与顾客的关系,而且还是邻居和朋友关系。
和很多一线城市不同,二线及以下城市,社区会更有人情味。大家彼此很熟悉,串门、打麻将、结伴出行等等早已习以为常。所以,基于店主和顾客的信任关系以及店主和居民间的邻里关系,一个团长在一个社区拥有比较强的号召力,进而就会影响这个社区的购买力。
而团长的群是一个天然的口碑发酵场,如果商品给力、团长服务到位,一旦形成良性的购物体验,用户会变得非常忠实。而随着购物频率的提高,每次自提时都会互相交流,则更是加固了这种信任和有人情味的关系,未来的复购率也自然变得更高。
所以,一名优秀的团长对平台是而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推广员。而平台给团长带来的线上订单提成和线下转化购买的效益,也让团长和平台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形成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
既然团长的作用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为何还会出现巨头“去团长化”的情况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本质是上还是巨头的“流量思维”,他们最关注的是“客”,而不是“团长”。简言之,就是巨头们希望通过社区团购能够获取更多的用户,进而多渠道实现变现、不断增加自身规模、讲出更性感的资本故事。
通过超低价的补贴培养用户习惯,然后通过弱化团长环节将用户导流至自己的平台。这种割韭菜的方式已不是传闻,某些平台正在自建社区便利店或者用骑手来代替团长,这种“去团长”行为也引起了团长们的警觉,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团长联合抵制个别平台情况。
团长们很清楚“去团长化”对他们造成的危害——
一个是流失核心资源
在巨头未涉足之前,是名副其实的“我是团长我的团”。而随着巨头的流量收割,这些消费者会习惯性的绕开团长而与平台直接进行沟通。到那时,这些看似在群里的顾客已经不再那么依赖团长,团长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资源。
另外一个就是彻底沦为自提点的服务员
失去了核心的顾客资源,门店老板的价值就仅限于一个自提点的服务员了。而基于流量和算法,这个自提点会变得随时可以被替代,团长毫无安全感可言。
还有一个是影响了团长生计
团长增加收入一方面靠线上订单提成,一方面靠顾客取货时在店内的消费。一旦出现团长发现自己被架空并与平台决裂的时候,这些已被收割的消费者可能也不会再来这位团长的门店买东西,而是被周围其他门店替代了。造成的问题是线下和线下收入的同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
社区团购的兴起,正是行业资深玩家们协同这些朴实的团长们共同培育起来的,正是这份熟人间的信任让这个行业充满了邻里间的温度。巨头架空团长的行为,脱离了行业搭建的“本心”,也失去了团长这个关键环节的“民心”。
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在或正在发生的危害,所以团长们一定会与“去团长化”的行为抗争到底!
未来,只有充分重视团长,强化团长的培训辅导,建立健全团长的激励机制,甚至是出台团长的职业标准,这样的平台才能够走得稳、走得远。
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一切脱离团长、与团长为“敌”的人,终将“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