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武汉一名小学生在校内玩纸飞机时,被一名男教师开车撞倒,不治身亡。
惨剧发生后,肇事老师被刑拘,学校相关负责人被立案调查,针对网络舆情,警方也很快给出了通告。
但悲剧到此还没有结束。
6月2日,孩子的母亲杨女士在自己24楼的家中一跃而下,追随儿子而去。
到了今天,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
新的网络热点不断涌现,人们已经淡忘了这对母子,但对于杨女士的家人来说,伤痛永远也难以抚平。
最近又有消息传来,坠楼妈妈已经火化,家属都哭成了泪人。
斯人已去,生者如斯。
一个月前的那个下午,杨女士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这次送孩子去学校,是两人今生的最后一面。
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儿子,已经变成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她不能理解,也没办法接受。
校园本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为何自己的儿子会丧命于车轮之下?
她坐在校门口不肯走,对着围观的人哭诉,想要一个说法。
视频传到网络上,相当一部分网友很同情杨女士,但也有一部分人,开始对她的穿着评头论足,甚至恶意揣测她是为了钱,才对学校不依不饶。
但这些言论没能围绕杨女士太久,一周之后,六一儿童节的第二天,杨女士坠楼身亡。
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谣言,也戛然而止。
杨女士离开后,有人曝光了她去世之前改的朋友圈签名:
孩子,你是不是很孤单?妈妈想去陪陪你。
很温柔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个悲伤又决绝的母亲。
杨女士去世后,有人又把眼光投向了他的丈夫谭先生。
有人说:赔偿金到手,又可以再娶一个年轻的了。
人心之毒,防不胜防。
其实,就在孩子妈妈坠亡后,爸爸一度情绪崩溃,被医护人员控制住,用担架送往医院。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那些曾在网络上评头论足指点江山的人已经去捕捉新的热点了,但这个在短短几天之内同时失去老婆和孩子的男人,他的后半生注定比旁人更难拥有幸福了。
失去妻子和孩子后,一个发小一直陪伴在谭先生身边。
最近他发文,从谭先生与杨女士相识开始,讲述了这曾经幸福的三口之家真实的生活轨迹。
谭先生和杨女士14年认识,至今已有10年。
谭先生是武汉人,杨女士是郑州人,因为谭先生与几个朋友去郑州漂流,两人认识,并互生情愫,之后不惜跨越千里,维持了长达一年的跨省恋。
后来,两人结婚,有了儿子。
据发小所说,婚后的谭先生把媳妇宠上了天,结婚之后就不跟他们出来玩了,每天在家里做饭,做媳妇爱吃的任何菜。
直到惨剧发生,身边的朋友都不敢相信事情发生在这对夫妻身上。
孩子出事后,杨女士哭得撕心裂肺,眼泪都流干了,要由家人搀扶着;
而谭先生一直耷拉着脑袋,满眼的红血丝,整个人呆若木鸡,肉眼可见地疲惫不堪。
再到后来,杨女士承受不住丧子之痛坠楼离世,曾经的一家三口只剩下孤单的一个人。
发小一直陪在他身边,但他也明白,这种事情最终只能靠当事人自己走出来。
后来,谭先生搬到了新的地方住,称不愿意再回到武汉的老房子。
大抵是不愿意再触景伤情。
发小也晒出了他的近照,相比事情刚发生时,谭先生明显消瘦了很多,身形已经不太像同一个人。
但愿在朋友的陪伴下,他能真的走出来。
也希望那些恶意的揣测能够远离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的家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一个悲剧发生后,受害者的家人很容易成为网友指摘的对象。
因为在孩子去世后杨女士衣着体面,冷静克制,就被一部分人抨击不够伤心,有炒作嫌疑;
因为在江歌被杀后,母亲江秋莲一直在网络发声,打官司讨伐刘鑫,为女儿讨公道,就被一些人攻击为“借女儿的死敛财”;
赴美学者章莹颖在异国被杀害,父母为了找回她的遗骸在美国奔波,因家境贫寒曾在网络上发起募捐,就被一些人怀疑去美国不是为了找人,是为了移民,要留在美国。
却不想,一对年迈的没什么文化又贫穷的夫妻,留在美国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没人帮助的话,他们连与别人的日常沟通都无法进行;
重庆姐弟坠亡案发生后,两个孩子的生母陈美霖因为表情不够悲痛被网友质疑不符合平常人的悲伤标准;
因为做了一次美甲,被网络质疑“没了孩子后不够朴素”;
......
种种此类,还有很多。
每当一个悲剧发生后,总有人不把目光放在事情的始作俑者身上,而是拿着放大镜去审视受害者已经足够不幸的家人身上。
每次看到这样的言论,我总想起一句话:
调换一下位置,让命运拿走你的孩子,给你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你要不要?
如果你说什么都不肯要,你就已经比这些人幸运很多了,又何必恶言相向,雪上加霜?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就不要再用最阴暗的心思,去揣测那些已经足够不幸的人。
回到武汉小学生被撞身亡案,可以说,后续引发的悲剧让人始料未及。
我也不认为,网暴对这位母亲的去世,起到了多么决定性的影响。
因为我始终相信,孩子是一个女人身上最大的软肋。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含辛茹苦把他养大,这成年累月的时光里,他已经成了你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命运把他夺走的那一刹,可能整个生命就不再完整了。
某平台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去死吗?
绝大部分人都是同一个答案:如果有一天必须面对这个选择,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与他(她)交换。
还有一个回答让人很感动:自从有了孩子后,我越发觉得我活着的意义只是尽可能陪他走得更远一些。
这种价值观不一定符合每一个人的想法,但这就是为人父母。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无端揣测父母对孩子的爱。
因为你往往会发现,你的所谓理性和推理在绝对的爱面前,是多么的苍白和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