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疫
12月9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倡议书》,呼吁公众正确认识当前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倡议书全文如下:
“科学防疫,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预防新冠肺炎,陕西省疾控中心向全省广大居民朋友发出“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倡议:
规范戴口罩
在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乘坐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时,在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在医疗机构就医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须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废弃口罩不可随意乱扔,要规范处置。
正确洗手
在外出返家,护理照护他人,触摸口眼鼻,咳嗽或打喷嚏,清理垃圾,接触快递、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均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消毒液要选用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
经常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家中人员较多或有病人、访客时,建议开窗通风;使用空调要注意通风换气和消毒清理。家中有居家隔离人员时,其所在房间应关闭房门,单独开窗通风。
减少聚集
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远离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员,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保持环境卫生
日常居家、办公以卫生清洁为主,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消毒。卫生间马桶冲水前要盖马桶盖,保持存水水封。
养成卫生习惯
注意健康礼仪,咳嗽、打喷嚏时要采取必要遮掩措施。加强身体锻炼,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做好健康监测
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不带病上班、上学,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非必要不出入公共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减少传播风险。根据需要适时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做到早发现。
主动接种疫苗
无接种禁忌、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应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后满3个月应及时加强免疫。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应尽快接种,应接尽接。
主动学习健康知识
主动学习新冠病毒相关科学知识,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信息,保持冷静理性,不信谣、不传谣,弘扬正能量,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
主动配合疫情防控
一旦确认感染或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不要过度紧张,立即远离人群,规范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配合开展流调,主动落实后续防范措施。
这两天
许多人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这则发布于2020年的消息
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消息称“世界卫生组织提醒
出现新冠症状时
要避免使用布洛芬
以免加剧感染”
不少人对此感到疑惑
不是说推荐常备布洛芬吗?
怎么又说不能用?
到底咋回事?
先说结论:
这是一则过时的消息
完全不适合作为如今用药的参考
这一说法怎么来的?
记者注意到,该说法源于2020年3月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研究假说,通讯文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的风险是否增加?》中提到“布洛芬可以增加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而ACE2表达的增加将促进COVID-19的感染。因此,我们假设用 ACE2刺激药物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增加患严重和致命的COVID-19的风险。”
这项研究在法国卫生部长奥利弗·韦兰(Olivier Veran)的关注和转发下,迅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服用布洛芬、可的松等抗炎药物可能成为感染的加剧因素”,并推荐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建议服用其他药物。
在新冠疫情暴发的初期,人类对于这种病毒的了解有限。2020年3月18日,世卫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迈尔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指出,在研究还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建议使用扑热息痛,不要将布洛芬用作自我用药。”于是,该说法广泛传播。
不过,早在2020年3月19日,联合国官网发布通知称,基于现有信息,世卫组织目前并不反对布洛芬的使用。同一天,世卫组织官方发布的推文更正了这一信息。推文提出:“布洛芬是否会加重新冠症状?”官方回复称,“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世卫组织并不反对使用布洛芬。”
不必“谈‘芬’色变”
许多人在转发那条消息时没有注意到,“布洛芬等药物可能加重新冠重症风险”这个假设出现在2年半以前,而且,即使在当时,世界卫生组织也很快予以澄清,说:这个建议并不是反对使用布洛芬。
事实上,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人们早已对新冠病毒和布洛芬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研究都没有发现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布洛芬与ACE2受体过量表达之间的联系。相反,一些研究倒是证实新冠阳性患者可以安全服用布洛芬等药物。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指出布洛芬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反而可能降低重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出现新冠症状时要避免使用布洛芬”,本身就是一个不准确的陈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即便感染新冠,也可以放心使用布洛芬。作为普通人,我们知道布洛芬是可以使用的药物,不必谈之色变,也就足够了。
12月8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其中提到,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
如何正确用药?
这段时间,网上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新冠必备药品清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中医师曾远峰医生建议,“家庭可以适当备一些布洛芬、泰诺等药物,至于这些清单上的其他药物,就没有必要去准备了。”
2020年初驰援武汉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黄国鑫也认为,可以备一些“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但并非是用于新冠治疗,这其实是一个止痛药,对于轻中度疼痛,它的止痛效果会比较好,如一些人晚上牙疼、女性痛经等,晚上就医不便,那么可以紧急拿出这一药物先服下,症状缓解后再去医院再检查一下,看由什么原因导致疼痛,这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费轶博表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体温不超过38℃时,一般不必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服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疾病的诊断。
一定要注意,退烧只是治标,只有找到病因,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使用退烧药,才能相对安全和有效。
与此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止痛药、退烧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
剂量
虽然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新冠症状,但一定要遵照推荐剂量服用。
为了尽快缓解症状,一些人可能自行增加服药量,或者同时服用好几种药物。但如果过量服用布洛芬,会增加内出血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所以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加药。
2
服药间隔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缓解高热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服用一种退烧药后,经过45~90分钟的药物起效时间,就能见效退烧;但如果患者服药后1~2小时未能降温,或者还没到下次服药时间患者又高烧起来,这两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追加服用另一种不同药物。
注意追加服用的必须是不同药物,且必须在第一种药物的起效时间之后才考虑追加,即:服用布洛芬约2小时后,满足特定前提条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反之亦然。这样也能尽量避免过量服药的风险。
即使追加服用另一种药物,同种药物的使用仍需遵循推荐的用药间隔时间,即布洛芬间隔6~8小时服用一次,对乙酰氨基酚间隔6小时服用一次。患者或照顾者最好把每次服药的时间记录下来,免得弄混或遗忘。
3
饮食注意
布洛芬会增加胃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在正确服药、不过量的前提下,其对身体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了缓解胃肠不适,还是建议随餐或餐后服药,服药的同时需要至少喝118毫升的水。
对乙酰氨基酚是在肝脏代谢的,如果服药同时饮酒,可能导致药物代谢不完全,增加肝脏毒性风险。因此,不仅服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平时有肝脏疾病或酗酒的人也不适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4
特殊人群用药需注意
为了降低风险,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或者孕妇需避免服用布洛芬,退烧药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老年人或者有胃肠、肾脏问题,有溃疡、炎性肠病史的患者,也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每日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要避免服用布洛芬,因为布洛芬会干扰阿司匹林的效果,退烧药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具体用药建议,请务必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