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馒头店恢复运营了吗”“周末我把衣柜优化了一下”“这里的烤冷面都有什么配置”……这些表达,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听出了异样?不少人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工作术语会不自觉地从口中流出,乍一听也对,但怎么琢磨怎么别扭。“工作久了,不会说人话”引发很多人共鸣。有的人将其称之为“工作语言后遗症”。今天我们就从这里聊起。
不同于特定工作造成的身体损伤,职场语言侵入日常实际是工作惯性在生活中的延伸。当工作话语进入厨房卧室、登上家庭餐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习焉不察的语言变迁,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有人表示担心:工作形成了记忆,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生活当中。
(图片来源:光明网)
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高度分化的工作岗位与各不相同的工作环境,势必形成特定语汇和表达习惯。正如我们此前曾聊过的“大厂黑话”包含了行业术语、内部隐语等不同内容,工作语言有的是见诸文件报告的规范表述,有的是特定领域的专业词汇。在开会应酬、策划总结中形成的语言,与油盐酱醋、饮食起居中滋养的表达,在用词、语序等方面肯定会有所差异。只不过,同一个人在两套语言中随时切换,有时难免“串台”“短路”。
“工作语言后遗症”成为话题,最直观的原因还是两种语言系统形成的反差与错位。正如在报告中写上“撒丫子”“逗闷子”等俚语会让人笑掉大牙,在生活中使用工作语言也使人颇感别扭。正因为此,“工作语言后遗症”成就了不少网络段子:“医生询问吃饭等位时说:‘你挂号了吗’”“律师教育孩子时说‘你把逻辑捋顺了再哭’”。但调侃与自嘲之余,“大乱炖”式的语言有时令人不适与尴尬,值得引起重视。
语言重在传情达意。表达虽显怪异,只要能够相互理解,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必须看到,相比工作语言与生活语言的距离,人们更关心的是生活与工作的界限;相比工作语言的侵入,人们更在意的是对“语言入侵”的无力。毕竟,在不少人看来,生活与工作泾渭分明,上班与下班判若鸿沟。工作语言泛用,就象征着工作不断延续、生活失去控制,哪怕身体休息、精神仍然紧绷。
(图片来源:新浪网)
回溯历史,工作与生活一分为二并非自古已然。传统社会,前坊后宅、商住一体的模式随处可见,工作生活的空间高度重合,在时间上也很难完全厘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工作的场所逐渐分离,八小时工作制普遍实行,在家工作成为少数。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涌而至,名义上并未改变工作与生活的畛域,但网络随时在线、移动亦可办公的状态让工作生活“难舍难分”,一些人因为“上班在单位干活,下班在家里等活”而疲惫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私人生活不被打扰、工作语言“到此止步”的呼声愈发强烈。
拒绝“996”,却仍然被迫加班——这背后的合理诉求必须得到正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工作和生活更好平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作语言后遗症”带来的隐忧。也要看到,工作语言与生活语言固然存在差异,但工作与生活是否截然二分仍然值得讨论。将生活等同于休息,将工作等同于艰辛,让二者各行其是,或许是一种选择;但在工作中拓宽生活视野,在生活中激发工作灵感,让二者共同创造人生的幸福、成就生命的精彩,又何尝不是一种答案?将“工作语言后遗症”作为思考工作与生活关系的起点,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助益。
这正是:日常语言有惯性,工作生活非二途。
(文 | 田卜拉)